近日,笔者有幸参加商务部组织的第28、29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培训班,收获很多。通过专家教师授课,认真学习了《让城市融入自然——借鉴新加坡的园林绿化入管理经验》《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实践的案例教学》《新加坡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新加坡招商引资经验》等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指导性专业性针对性都很强,对于我们做好开发区工作帮助很大。
通过现场教学,实地学习考察了方洲民众联络所、科教创新区、智慧园区建设,真切地感觉到了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建设速度和先进的建设管理经验,通过现场教学,实地学习考察苏州工业园规划馆、一站式服务中心,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苏州工业园的非凡魅力,接受了很多新视点、新思路,深受教育和启发,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真切感受到园区人大胆试、大胆闯、敢为天下先的胆略、气魄,苏州工业园经济发展的滚滚浪潮和美好发展愿景。
一、园区印象
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街道,常住人口约76.2万。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0亿元,增长9.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6.9亿元,增长11.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8.5亿元,增长16.2%;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804.6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42.2亿元,均保持稳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4.9万元、3.09万元,增长9.2%、12%。2014年1-5月,全区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30亿元;进出口总额319亿美元,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12.1亿美元,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266亿元,保持较大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3亿元,增长15.7%。
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5.2%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并连续多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综合发展指数位居国家级开发区第二位,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居全省第一位。
二、园区经验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苏州工业园区已走过20年光辉历程。二十年来,苏州工业园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大胆尝试,开拓创新,苏州工业园区秉持“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科技进步、人才积聚、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各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走出了一条开发建设的成功之路,并将在科技、金融、制度创新和拓展区域功能等方面,推进一系列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更好发挥示范效应和辐射功能,全力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先导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高端制造能级,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000个,实际利用外资247亿美元,其中9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50个项目;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36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实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2013年实现新兴产业产值221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3%,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提升集约发展水平,坚持集约节约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万元GDP能耗为0.272吨标准煤,COD和SO2排放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和1/40,生态环保指标连续4年列全国开发区首位,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二是聚焦科技自主创新。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主阵地,大力推进“科技跨越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园区。丰富创新资源,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29%(科技部火炬中心口径为5%),累计建成各类科技载体超38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0多个、国家级创新基地20多个,国际科技园、创意产业园、中新生态科技城、苏州纳米城等创新集群基本形成。
三是加快建设综合商务城。按照苏州中心城市“一核四城”发展定位,加快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繁荣。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高水平开发,金融商贸区、科教创新区、国际商务区、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板块加快建设,东方之门、苏州中心、中南中心等多幢地标建筑加快推进,环金鸡湖区域正在成为苏州新的商业商务和文化中心,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商务旅游示范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获批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四是大力构筑人才高地。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强化人才支撑。加强招校引研工作,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创新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培训管理中心,重点加强对创新创业型企业和人才的服务;专门设立2亿元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努力从创业扶持、薪酬待遇、住房优惠、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多方面为人才创造一流的环境。
五是持续改善社会民生。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加,推进撤镇建街道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均衡发展,率先实现教育一体化管理;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了以邻里中心和社区工作站为依托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成为苏州市首批文明城市示范城区。
六是注重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先行先试探索,不断增创发展优势。不断加强改革探索,在物流通关、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生态环保等方面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和“唯一”。
三、学习体会与启示
在专题学习和现场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苏州园区有很多东西我们学不到,但也有很多东西我们是可以借鉴的,如在解放思想、招商引资、服务环境、扎实工作、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纵观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担当,敢为天下先。为此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落实政策,优化环境。进一步加大力度,把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首先就是扶持服务政策落实到位,权力下放到位。实施“一站式服务”“建立绿色通道”,打造便捷高效的软环境。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联系机制,定期发布关于审批、办税等方面的政务信息,定期公布招商引资政策,真正营造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使关卡少下来,使门槛降下来,使程序简下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生产领域。
三要规划先导,“筑巢引凤”。首先,要认真制定和落实整体规划。以规划为先导,谋划设计好长远发展的区域圈、路线图,为产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载体能力。对于我们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来说,就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新型城镇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贯彻落实四平市“四梨同城化”发展战略,做好红嘴开发区的产城融合、产城一体规划。规划既要宏伟又要符合实际,更要有前瞻性,并且要列入省市总体规划。可能因空间和土地的制约,我们的规划可能容易做得偏小,通过此次学习和与专家探讨,我们自己一定要把规划做大一些,做到心里有数,一定要为我区发展争取和预留出更多的发展空间(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太受上级政府及规划、土地部门的影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多方面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打造优异的基础设施硬环境,“筑巢引凤”。
四要加强项目建设,积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是开发区永恒的主题,我们必须抓住项目建设中心工作不放手、不动摇,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推动项目的落成、建设、运营和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建设发展。要加强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放宽进入领域,配套招商引资政策,同时政府继续增加引导性投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与创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要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科技进步。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念,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要用先进、适应的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展技术创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带动产品、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经济发展型、智力型、生态型富足、文明、和谐的先进开发区,引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进步。
(作者系四平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