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按照省、市关于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四平产业优势,红开区扎实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特色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商贸物流三大主导产业,重点跟踪农机动力机械、农机装备及配套、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龙头企业战略布局和投资方向,积极开展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对接招引和承接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产业基础深厚扎实
红开区成立于2001年12月,2002年晋升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截至2022年末,红开区实有在营企业数837户,“四上企业”69户,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9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红开区已经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颇具规模的三大支柱产业,即以农机、换热设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代表企业有康达农机、顺邦农机、艾斯克机电、艾维换热器等;以钢材、铝塑型材为代表的材料产业,代表企业有金钢股份、启翔型材、北方水泥等;以中成药、健康饮品为代表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代表企业有宏宝莱、比智高等。红开区以产业高端化、现代化、智能化为发展目标,强力打造四平市现代农机产业隆起区、外资外贸创新转型示范区、四梨同城融合发展先导区、特色装备制造集聚区。
“十四五”期间,红开区以《四平市产业布局行动纲要》为引领,结合红开区原有产业基础及未来发展方向,按照“集约发展、创新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的总思路,着力发展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物流三大主导产业,重点布局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现代物流仓储产业园区、新型材料产业园区即“一基地、三园区”。
资源禀赋优势独特
地理位置优越。红开区位于四平市西北部,紧邻哈大高速、哈大铁路、哈大高铁,以红开区为原点,辐射周边47个地级城市,客流2个小时内可全部到达,物流4个小时全部到达。红开区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连接区域,是四平市新一轮城市化延伸发展和工业化动能集聚的重要战略空间。
创新平台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形成了“两中心一园区一试点”为特色的“211”创新平台。“两中心”即换热器国检中心和艾斯克国家级禽类屠宰技术研发中心2个国字号研发检测单位。“一园区”即四平红嘴大学科技园,由吉林师范大学与红开区共同建设,集孵化、投资和运营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省级大学科技园。“一试点”即农业机械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2022年吉林省凭借产业优势成功列入全国6个试点之一,红开区作为试点的主要承载区,每年均可为企业争取资金支持,用于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生产要素充足。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了“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项目。园区16条已建成及新建道路即将全线通车,呈现出“七横九纵”的路网格局。建设48栋标准化厂房,3栋综合服务楼,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系统完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
发挥人才优势。红开区毗邻4所大学,坐拥3所专业学校,每年能培养各类人才近万名,可为入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支撑。对于高端人才,实施了人才攻坚计划和万名大学生留平计划,为振兴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营商环境优良。市、区方面为支持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六个全国全省先进”,“无证明城市”改革成为依法治省示范项目,成功创建全省唯一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红开区更谋划建设了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为企业提供含金量足、针对性强、执行力高的惠企政策。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
积极打造农机产业园。目前,红开区现有农机企业29户,规上农机企业4个。启动了农机产业园核心承载区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建成了24栋标准化厂房、2栋综合服务楼、北迎宾街、慧智街等5条道路,已建成的厂房已经实现80%入驻,入驻企业均为农机配套、整机制造和装备制造类企业。
夯实装备制造产业。红开区抢抓机遇,新资本投入、新技术植入、新产品研发、新市场拓展为合作着力点,以康达农机、顺邦农机、艾斯克、欧维姆、艾维能源、隆发机械、中亚换热器等中坚力量为核心,再引进一批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来激活原有产业生态,改造原有企业品牌、丰富产品形态,推动装备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外向型发展,打造较为完备的集研发、制造、检测、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实现传统优势产业的新一轮迭代增长。
积极推进新型材料产业。红开区将瞄准产业链整合需求,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上下游配套集聚,下大力气更新生产技术,加大新产品供给和全面开拓东北亚市场。以北方水泥、华泰商砼、盛博路桥、佰亿商砼、信达路桥、广信彩钢等龙头企业为带动,重点发展非金属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材料等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形成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仓储产业。以君汇大宗物流项目入驻为核心,促进物流产业与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等产业对接;强化对长吉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打造集运输配送、现代仓储、货物分拨、多式联运、包装加工、集装箱业务、物流信息、展览展销为一体的内陆物流港。配套发展商贸、金融、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引进和建设大型零售商业中心、金融中心、超级市场、连锁店、便利店、专业店和精品店,形成不同档次结构的专业性、综合性商业区,提升园区生活品质、激活商业活力、促进服务业发展以及更好融入四平主城区发展。
下一步,红开区将聚焦京津冀、鲁豫皖、江浙沪三大地区围绕农机整机零部件和动力机械、新型材料、环保设备、医疗器械等行业精准招商,围绕吉浙对口合作,重点招引高端装备制造,探索飞地(飞楼)经济,在平台互建、加强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合作。同时,围绕吉西南政策优势招商,借助国家、省、市关于产业扶持、资金支持、减税降费、用地保障、人才智力支撑、提升创新能力、提升承载能力、加大金融支持、提升服务水平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招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媒体记者 孙莹)